项目地点: | 浙江省杭州市 |
占地面积: | 573, 000㎡ |
建筑面积: | 689, 000㎡ |
容积率: | 1.2 |
建筑层数: | 2-11层 |
客户: | 坤和建设集团 |
设计/竣工: | 2005 / 2010 |
对自然地域特征的充分考量
社区规划设计随着山林起伏绵延展开。整体规划围绕山体作为区域“绿心”,经东、南、北四个方向伸出的林带与居住小区融成一体,在保留规划范围西部水塘的同时,内部新辟小型的水面,力图以“显山露水”的手法营造居住小区的山水生态个性。
在和家园的规划空间设计中,设计师贯彻CCDI长期坚持的“逐级专属”的空间概念,以期为各种等级交往提供相对应的空间场所。交往空间在规划设计中明确分为三级,即:小区空间、组团空间和邻里空间。
景园的设计延续了和家园一期的自然风格,社区结合原有树木的肌理的规划了一条贯穿南北的空间轴,而且顺着原有树木的肌理走向与一期社区空间相连,并在视觉上与东西山体有机联系起来。这里保留了十几棵几十年树龄的樟树、杉树。结合用地形状,沿用原有建筑布置的肌理,设计了六个组团。花园住宅组团由于规划较小及其住宅本身特殊性,规划中更加强调的是它的邻里空间的私密性,这部分的邻里空间将高出道路标高2米之距。
场所营造:树是回家的方向
探访和家园的过程是个愉悦的体验:从市中心驱车而来,山林由远而近,层峦隐现之间,一条曲折的山道将人们引入和家园地界。一路上,先是一排排挺拔的水杉,继而是一片茂密的樟树林,小的有碗口粗细,大的需两人合抱。掩映在林中青灰色的和庐(售楼处兼会所)若隐若现。越过小区的大门,顺坡而上,眼前景象既熟悉又陌生:一条崭新的柏油路被两旁苍老的香樟树遮蔽,阳光透过浓密的枝叶透射至地面的斑斑点点。几棵立于交叉路口处大树被设计成道路环岛,仿佛为此地所生。而在其后,归家的心情也随着红墙坡屋顶的步步接近而悠然释怀——联排别墅特意设于山脚坡地之处。每户分成前后两部分有连廊相连,不仅将建筑体型分小,而且可调整前后标高以适应不同的地形。每户为一标准模块,依地形、现状树及接纳的山体景观而灵活组合,或上下错动或前后错动,灵活适应树木态势和山地地形。
这便是和家园的场所塑造:让这片土地上的老树在新规划中生得恰然。除树林之外,还有长满芦苇的池塘,生机勃勃的原始山坡等生动场景都被小心地保留在社区花园或房前屋后。
这里有必要再提一下“和庐”的设计,其建筑面积仅1200平米,但建筑师为之倾注相当的心血,使其在整个社区中成为重要的点睛之笔。
从规划空间上看,“和庐”处在和家园最为茂密的一片树林中。这片密林处在分隔南北两区的杨梅山路的转弯处,在规划之初特意保留并有意设计成社区的入口场所。和庐的建筑形体被分成大小不等的三部分,轻轻地放在林中的空地上,精心设计的连廊将它们串联在一起。从建筑形态上看,该建筑虽以中国传统式的大屋顶、连廊和院落为基本符号,却在同时营造出西方现代建筑的流动空间,其内外变化耐人寻味。建筑立面在砖与玻璃之间获得了微妙的平衡,稳重的建筑造型赋以古朴的青灰文化砖及温暖的实木窗框,使和庐自信而不张扬的与其周围环境静静相处。
任何一个有待开发的项目基地,都蕴含着丰富的信息,等待着设计师用心地去解读、去营造。这是对地域特征的充分尊重,也是建筑师的重要责任之一。当建筑创作贯穿着尊重历史、尊重自然的真切考量,其作为结果的建筑作品一定是有生命力、有灵魂的。漫步和家园,原有的地势地貌被梳理得更加有序,植被配置的更加丰富,大树与房子结合的自然和谐。在远山衬托下,整个园区优雅怀旧的生活气氛无疑将深深感染者每一个来这里的人。